5月31日,榆林市兰炭建设项目管理座谈会在府谷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兰炭及涉兰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兰炭和涉及兰炭生产工艺产业整合提升工作,促进兰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副主任张军,市委常委、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副市长艾保全,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贺文元,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咏康及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兰炭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艾保全主持会议。 会上,市发改委规划办负责人介绍了全市兰炭产业发展情况和兰炭提升整合情况;府谷、榆阳、神木等县区负责人汇报了各自的兰炭产业情况;与会专家们结合全市各县区的兰炭产业发展实际和整合提升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军在讲话中指出,榆林市在今后的兰炭整合提升工作中,要进一步重视环保工作,坚持“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环保工作;要认真履行“三同时”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尤其是把污水处理、脱硫脱硝等环保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兰炭污染治理的新技术,切实做到循环利用,减量化、资源化。整合全省的技术力量,作为课题进行认真研究。企业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新工艺;要加快整合提升的进度,各业主企业要倒排时间,抓住有效的工期,按照不同工艺的节减要求,加快自身的工程进度。上大关小、循环发展、清洁生产、污染减排;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环保部门一如既往地关注榆林兰炭产业的发展,加强督查,各级政府要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和帮助,相关部门要立足于兰炭企业的发展,发挥各自的职责,为兰炭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2013年完成整合提升的目标,促进全市兰炭产业健康发展。 何发理在讲话中指出,榆林的兰炭产业发展从去年以来在落实环保措施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各级政府在认识上达到了一致,行动上统一了步调,方向上得到了明确,措施上正在实施。他指出,府谷县实施以兰炭为代表的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解决环保与发展问题的新路子,给环保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思路创新和环保投入方面走在了全省区块的前列。他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坚持不懈,以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佳为目标,抓紧推进,争取早日实现整合提升的目标,使榆林市这一独特产业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使兰炭产业成为榆林市的支柱产业。 何发理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按照既定目标,高压推进。要抓住低峰改造,高峰增强和十二五污染物减排将兰炭产业列入减排序列的大好机会,组织、引导企业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广在废水、废气的治理方面创造出的好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在兰炭提升改造过程中要继续开展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活动,加大整合提升的推进力度。要坚持铁腕执法,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对不按要求擅自变更,批大建小,无组织排放的企业,要严格查处,不能含糊,特别是对有设施不运行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要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引导,促进经济相对落后县区的兰炭产业建设,环保标准不能降,要求不能低。同时,要抓紧组织实施企业“三同时”的检查验收工作。要把握时机,加快现有园区建设。要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和节能减排任务完成良好的企业的奖励。要把兰炭列入污染减排的序列中,严格考核。通过行政、技术、奖励、考核的手段,四管其下,扎实有序地推进兰炭产业整合提升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向各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座谈会期间,与会人员深入陕西昊田集团、京府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三联煤电化公司视察了我县兰炭产业发展和企业环境保护工作。 据悉,近年来,府谷县按照中、省、市关于兰炭产业“关小上大、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兰炭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共有兰炭及涉兰项目62个,总产能达到1385万吨,其中大兰炭项目16个,现已建成14条大兰炭生产线,总产能达到805万吨;金属镁项目20个,其供气车间兰炭副产能达到250万吨;活性炭项目26个,现已建成22个,基造气工段兰炭副产能达到330万吨。在整合提升方面,目前,昊田、京府、三联、宇超4户兰炭企业脱硫等附属设施已建成投用,验收申请已上报;在2013年6月底前将现有的22户活性炭生产企业整合为5条6万吨/年的生产线,新上活性炭项目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在兰炭产业园区内建设。